全力推进信用浙江建设
为两个实现“高水平”提供坚实基础
——访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忠
在杭州,信用正在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比如一张市民诚信卡,可以让持卡人享受刷卡进校健身,也可以享受在就诊过程中最高额度为1000元的“先诊疗后付款”;在温州,重拾鞋业的温州人将信用与城市发展紧紧相连,推出“信用+金改”“信用+农村”等创新举措,不断激发城市发展潜力;在义乌,市场经营户们以诚信为本,靠着指尖信用APP,迎接世界客商,采购者凭借“信用画像”,实现“优胜劣汰”……这是浙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缩影。
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、改革开放先行地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。在全面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的背景下,面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项创新性的工作,浙江各地各部门坚持统一认识、迎难而上,以勇立潮头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担当起来,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一步一个脚印推进信用浙江建设。
2019年6月,浙江省委副书记、省长袁家军在信用浙江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,要努力提升社会信用水平,推动社会进步,为浙江省高水平全面小康、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。
2020年,对标“两个高水平”,浙江又将如何以信用促发展,以信用惠民生?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忠。
全力推进信用浙江建设 为两个实现“高水平”提供坚实基础